铁路施工项目物资供应在引入招投标采购机制后,使得构成工程主体的原材料质量在不断提高,从源头上把住工程质量关;施工现场的材料库存量在逐步降低,占工程成本60%的材料费及其采购成本在逐步降低;施工项目物资采购人员“满天飞”的现象在逐步减少。这说明在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社会物产日益丰富、买方市场供求关系的有利条件下,在施工项目推行物资招标采购制度,建立集中有序的物资供应管理模式是可行的,能够起到保障施工项目物资供应的良好的作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认识上也逐渐形成一致。笔者近期参加了几次铁路客运专线的物资招投标实践活动,认为应根据铁路施工项目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施工项目物资招标采购和供应商的选择逐步加以完善。
施工项目的特点 铁路施工企业不同于其它的产品制造工厂,每一个施工项目生产出的产成品如隧道、路基等都是不流通而固定在某个地方的,相对于其它的产品制造工厂来说,它的“车间、厂房”等生产要素又是流动的、“临时”的,完成了这个项目的施工任务后就移动到另一个新的地方,在新的施工项目构造新的生产要素。因此,它的流动性就决定了施工项目物资采购与供应商选择的特殊性。每一个施工项目在工程开工之前都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确立物资供应模式,都要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和可能进行新的供应商的选择,每一个施工项目它的供应链都是新的。
结合施工项目特点确立物资采购供应模式 铁路施工项目千差万别,不能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物资采购供应管理模式来以不变应万变。一是对于地理位置偏僻,当地交通运输和自然资源条件差的施工项目,例如青藏铁路建设物资只能采取“一头进”的运输方式,就必须通过组建物资储备基地来保证物资供应,由物资储备基地作为关键环节来衔接供应商与施工单位之间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形成一个临时性的供应链。二是对于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施工项目,例如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通过设立物资设备接运协调工作站的形式来衔接供应商与施工单位之间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利用既有铁路及其车站来解决外来料的催发运输、中转配送、调度调剂等物资的保障供应工作。三是对于交通运输条件较好、当地资源丰富、周边生产资料市场发育良好的施工项目,可由供应商直接送货到施工现场的模式来解决物资供应问题。
供应商的选择 目前铁路施工项目的物资招标采购是既选择生产商也选择代理商作为供应商来参与投标竞争,而且有的施工项目是仅限生产商参加投标。如果是代理商参与投标,通常的做法是在投标人的投标文件中需要其被代理的产品制造工厂提供企业的相关证明资料,其中需要制造工厂出据一份经法定代表人签字的委托代理授权书的原件。这在实际操作当中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是意义不大。例如很多大中型钢铁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几千万元以下的钢材销售业务,都是授权其销售公司经理直接对外签署产品买卖合同或参与工程招投标活动,并且通过是其代理商(协议户)来经销钢材产品,不直接面对终端用户。因此笔者认为,在供应商的选择上,无论是代理商还是生产商,只要能保质保量地保证供应就行,主要体现在所提供的原材料的价格、质量、供应时间和服务水平上。对投标人投标文件的审核,应侧重在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技术文件、供应服务方案和价格上。资格审查是指对投标人提供的商务资料中的企业基本信息(如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注册资本金情况等)、遵纪守法情况(如税务登记及纳税情况、履行合同信用等)、经营业绩和资信情况(如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行业资质证明等)进行评估,审查供应商是否具有法定资格,是否具有适当的融资能力。技术文件审核主要是从质量上把关,是指对投标人的质量体系认证情况、产品的生产技术所执行的标准、产品的合格证书及产品近期的质量检测报告等方面进行审查,是否具备一定的生产技术能力,所提供的原材料质量是否达到施工设计要求。若投标人是代理商,则必须承诺所提供的产品规格及质量与招标文件和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相一致,不出现用其它品牌代替的现象发生。供应服务方案的审核是对投标人是否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等进行考核,投标人提出的供应服务方案是否符合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是否满足现场供应的需要,以防止在履行合同时出现交货质量、时间等与实际采购要求不相符的情况。价格的审核一是校核单价和合价数值的准确性,二是出厂价与运杂费是否合理。供应商服务水平的提高、供应最及时、交货的质量最好必然是以库存、成本的增加为前提,因而无法同时达到价格最优,所以价格的高低虽说是中标的关键,但不是惟一因素,应考虑投标人的各项综合因素来确定合理的中标价格,不能完全采取低报价中标。
在施工项目逐步引入供应链理念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所谓供应链管理,就是把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分销直到最终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中,作为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通过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计划、控制、协调等经营活动,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系统优化和它的各个环节之间的高效率的信息交换,达到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的目标。一体化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精髓是实现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实现物流的快捷高效的配送和整个生产过程的整合,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施工项目的物流管理不仅包括采购物流和消耗物流,还包括回收物流和退货物流,而且从原材料获取到最终投入到工程主体的整个采购/消耗过程都伴随着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活动。因此可以项目的物资管理部门为核心构筑供应链,上游通过招投标选定供应商,通过供应商联结生产商,落实资源;下游通过供应量预算联结各施工单位,落实需求;横向联结项目的技术和财务部门,落实质量控制和资金来源;依托计算机网络和现代化通讯工具,实现项目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在各个环节的合理流动,达到物资采购成本最低,质量最好、供应最及时、库存最低的物流供应链管理目标。项目物资管理部门在这样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之下,首先要根据施工图纸或定额预算物资的需用量,制定一个准确的物资需用量计划;其次是在计划出现偏差或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时候,能够快速调整计划;第三是必须从供应链整体出发来协调各个环节的物流活动,特别是要视供应商为本项目的合作经营伙伴,很好地协同供应商完成物资配送计划,减小供应上长多短少的风险,实现及时需要、及时配送、及时地交付使用。这样既加快了供应链上的物流速度,又减少了库存和资金占用,达到双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