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在世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变革中,中国成为了世界的“制造中心”。然而,随着这一机遇的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却开始面临一些尴尬:1、价值创造与价值分割上的弱势地位;2、难以建立优势国际贸易关系;3、低成本优势将难以为继,同时,过度资源耗费、环境侵蚀以及日益复杂的劳工权益保护问题将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微观领域的供应链管理实践对提升中国经济的素质和能力具有重大而积极的影响的基础上,指出通过推动我国产业组织的供应链管理实践可以有效缓解或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尴尬并随之提出了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建议。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中国经济 制造中心 产业竞争力 国际贸易 物流
从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现状看中国经济面临的尴尬
全球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以及信息技术的革命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各国的产业结构与竞争重心发生了重大的调整或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可以肯定,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次机遇。然而,在许多人为这一“殊荣”欢呼雀跃的同时,我们却发现,尽管“制造”仍为商业领域价值创造最基础的环节,但在商业价值实现与分享上的地位却呈现逐渐没落之势。这就造成一种令人不无忧虑的事实:中国在制造领域的大步迈进却使得中国有可能沦为世界经济价值创造与分割中处于劣势的“加工厂”;中国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经济的制造环节扎根中国虽然有助于维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却难以奠定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反而加剧了中国经济与世界优势经济在发展效率和发展质量上的差距;此外,“世界工厂”赖以生存的比较优势(“低成本优势”)将随着持续的经济增长而难以为继,而过度的资源耗费、环境侵蚀以及日益复杂的劳工权益保护问题不仅越来越频繁地成为国际贸易冲突方找寻我们“麻烦”的凭据,还将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未来。
中国的纺织服装业发展的总体状况为上述事实描述提供了证明。这里,我们将引用两组数据:一组是相关政府机构、行业组织、专家学者提供的宏观层面的统计数据;另一组则属于微观层面的统计数据,来自于国际著名的制衣厂商——香港上市公司联泰控股。
第一组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从1994年开始,中国的纺织服装业在生产和出口的规模上已位居世界首位。其中,棉纱、化纤、丝绸、服装等主要纺织品的产量均是世界第一。2003年,中国纺织品与服装的出口总额达到788.5亿美元,占当年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24.5%。其中,服装出口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了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