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牛鞭效应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供应链资源的优化配置,削弱了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竞争优势。牛鞭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此,本文从供应链协作的视角建立起一个牛鞭效应的综合治理框架,该框架包含了信息共享、决策同步、激励联盟、协作绩效体系以及共享的供应链过程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其中信息共享、决策同步、激励联盟是缓解牛鞭效应的三个最基本的战略,这三个战略在协作绩效体系的指导下相互作用,最终创造了一个共享的、整合的供应链过程,从而可以有效的抑制牛鞭效应。
关键词:牛鞭效应;供应链;协作;共享
一、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国内外关于牛鞭效应的研究是供应链管理的热点。Forrester(1958)最早通过计算机仿真模型,证实了在一个包含有零售商、批发商和生产商的典型供应链系统中存在着牛鞭效应[1]。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生产和流通系统日趋复杂,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加剧,Forrester提出的牛鞭效应对供应链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如在汽车制造业、食品零售业、纺织品生产、电子产品制造与销售等的供应链中都能观察到显著的牛鞭效应,严重影响了供应链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供应链管理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2]。
所谓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是指需求信息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传递的过程中呈现变动程度逐渐增大的现象,即供应链下游消费需求轻微变动而导致的上游企业生产、经营安排剧烈波动的现象。美国供应链管理专家Lee等(1997a)称这种效应为“需求偏差加速放大原理”, 也就是说当供应链上每一级节点的企业只根据相邻节点企业的需求信息确定自己的采购计划和库存并进行生产,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结果到达最源头的原材料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最终顾客的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供应链两端需求信息总体偏差的量级要比其间相邻两级节点的偏差量级大得多[3]。图1 描述了牛鞭效应中需求波动被放大情况。图中最终顾客的需求量变化相对比较平稳,波动幅度较小。但随着需求信息向供应链上游的传递,顾客比较平稳的需求信息波动发生了放大现象,沿零售商、制造商和原材料供应商顾客需求信息的扭曲程度越来越严重。在某些情况下,当顾客需求呈上升趋势变化时,零售商和制造商的订货却在下降,这种信息的扭曲和失真现象体现的就是牛鞭效应。Towill(1996)通过模拟和证实分析发现,需求信息的变化每通过一个环节就会增加一倍,制造商从中间商处获得订单后对市场需求的变化预测幅度几乎是初始波动的8倍之多[4]。
当供应链遭遇牛鞭效应时,会产生很大的危害。如供应链各成员设计物流网络时可能涉及的工厂、仓库、配送中心以及零售网点的布局都会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而受到影响,企业可能会面对过多地修订计划,难以预测的订购数量的变化,还要增加补救措施的费用、加班费用和加快运输的费用等。再比如由于需求放大变异效应的影响,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都增加了各自的安全库存,以应付销售商订货的不确定性,从而人为地导致了过高的存储费用和大量资金的积压。根据有关报告估计,在美国,有300多亿美元沉积在食品供应链中,许多制药企业的供应链中有双倍的库存,而在电脑企业的集成电路板供应链中可能包含一年以上的存货。此外有时由于需求难以预测,还可能导致产品缺货现象,无法按客户要求如期交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顾客价值,削弱了顾客满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