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作为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时期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业。目前我国实施企业间电子商务(B2B)的企业超过5300家,电子商务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企业开拓市场、降低成本、创新服务模式、提高竞争力的新渠道,也是我国政府发展经济、刺激消费需求、优化产业结构的新手段。然而,并不是只要企业应用了电子商务,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就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仲伟俊等, 2002; 吴金南等, 2010)。已有研究发现,尽管电子商务应用越来越普遍,但难以管理,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失败率很高(Zhu and Kraemer, 2005),有相当一部分失败的企业甚至拥有丰富的信息技术资源。即便如此,国内外仍然不乏成功案例,比如思科、戴尔、通用汽车、联想、海尔及宝钢等先行企业。那么,造成企业间电子商务应用成效差距巨大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因此分析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改善绩效的机理,提出有效指导我国企业成功应用电子商务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我国电子商务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都有非常重要和紧迫的意义。
然而,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目前对如何有效应用电子商务改善企业绩效、在技术和方法及资源上影响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和控制方法是什么等均进行了比较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是,为什么即使在一些电子商务资源比较丰富的企业其应用效果也不好,甚至失败,而有些企业能够应用电子商务显著地改善财务和市场绩效?为什么有些企业应用电子商务能形成长期竞争优势,而有些只能形成短暂竞争优势?目前对这些问题还缺少深层次的、系统的理论研究。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必然会影响我国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水平和成效。
根据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观点,即使企业拥有大量的资源,但如果这些资源不能转变为企业能力,就不能为企业创造任何经济价值(Wernerfelt, 1984; Barney, 1991)。本项目基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间电子商务应用成效差距巨大,关键原因是各个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能力不同。企业要提高电子商务应用成功率,并能应用电子商务显著改善企业绩效、增强竞争能力,只有电子商务资源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培育电子商务应用能力。作者前期的探索性案例研究发现,企业绩效改善程度最终取决于电子商务应用能力(Wu and Zhong, 2009)。然而,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在实证研究中如何测量?这些案例结论是否得到实证数据支持?对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