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食品物流过程中食品变质是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重要方面,这是全球的共识。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通过冷链物流的构建,将保证各种冷藏及保鲜食品在运输配送中安全可靠,杜绝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结合食品源头质量的控制,冷链物流构建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高现代饮食生活水平。
本文探索食品冷链物流与温度—时间效应的关系,提出冷链物流要素组合的典型模式,结合国内外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示范与经验,基于食品安全的研究与归纳,提出构建现代冷链物流的“五个化”建议,将进一步促进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关键词:食品安全 冷链物流 冷链标准
我国物流业积极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认真贯彻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方针,特别是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我国物流业提增了整体信心。伴随国民经济的逐步回暖,2009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429642亿元,仅仅比去年同期下降0.8%,社会物流总额趋稳回升。与此同时,现代食品物流,特别是基于食品安全的现代冷链物流的构建,伴随着我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再次成为我国物流界关注的热点。
食品冷藏链,简称冷链,是食品安全保障的需要,是现代食品物流的重要组成。食品冷藏链指易腐食品从产地收购之后,经过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所规定的低温环境状态,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一项特殊系统工程。
近年来,冷链物流行业迎来难得的发展历史契机,国务院要求各地要“加快建设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对食品安全及冷链物流系统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本文探索现代食品冷链物流的特点和规律,对基于食品安全的现代冷链物流的构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历程和动因
1.1食品冷链的发展历程
冷链起源于19世纪上半叶发明冷冻机,1923年美国出现电冰箱,各种保鲜和冷冻食品开始进入市场和消费者家庭。到3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食品冷链体系已经初步建立。1940年代,欧洲的冷链在二战中被摧毁,但战后又很快重建。
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完整的食品冷链体系,例如在美国有250万左右的企业实施冷藏链,果蔬等易腐食品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国外发展冷链是因为他们不断开发一些新型食品的需要,例如德国的黑森林慕斯蛋糕(Munster)、意大利提拉米苏(Tiramisu)蛋糕,这些都需要有冷链的保证。全球化的冷链网络是一个食品物流的热点问题,例如美国冷链公司正在规划美国全国范围的冷链中心枢纽来形成大型的冷链配送中心。
新中国的冷链最早产生于1950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并改装了一部分保温车辆。1982年,中国颁布“食品卫生法”,从而推动了食品冷链的发展起步。近30年来,中国的食品冷链不断发展,让消费者能在第一时间享受到优质食品,力求“吃得安心,吃得省心”。
1.2现代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动因与意义
(1)现代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动因
低温环境是保证食品安全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确保食品安全是食品冷链物流构建的主要动因。在食品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为吃不到安全的食品而“闹心”。关于食品安全问题,除了有关法律落伍、政府监管不力等原因,通常公众广泛质疑的食品安全是食品添加剂与药残等问题,例如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
但是,食品物流过程中食品变质是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重要方面,这是全球的共识。例如:2009年6月,越南胡志明市的新顺(Tan Thuan)市场,缺乏食品冷藏链,在炎热的气候下不适当的运销使得金枪鱼变质,导致越南胡志明市四个工厂数百名工人食用中毒。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通过冷链的构建,将保证各种保鲜食品在冷链运输配送中的安全可靠,杜绝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结合食品源头质量的控制,冷链构建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高现代饮食生活的水平。